张朝阳眼中的中国互联网30年(7):我必须回国,抓住互联网的时代脉搏

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过去30年,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基础技术持续突破,产品应用创新繁荣,互联网已经深入各行各业,深刻影响着中国大众的生产生活,中国正在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

值此之际,搜狐制作30集系列专题片献礼中国互联网30周年,以《张朝阳眼中的中国互联网30年》为主题,从张朝阳的视角出发,全面回顾30年以来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展示技术、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的重要变迁,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机遇。此为第七集,张朝阳谈为何要坚持回国,并回访搜狐早期创业地。

本集金句:如果真的我这个钱花完了或者说失败了,那就回西安,回西安靠吃烧饼还可以,这个这么便宜,也可以让我能够活下去。

在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前,张朝阳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期间,就已经在实验室接触到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让他印象深刻。受到启发的张朝阳,决心放弃成为物理科学家的梦想,产生了回国进行互联网创业的念头。

张朝阳:我经常telnet(登陆)到那个Delphi上,看它那边有个job listing(招聘启事),因为我那时候也快毕业了,我就找工作,看看它今天有什么工作,所以那个时候我对互联网真的有感觉了。

American Online(美国在线)我印象挺深的,Delphi这种从一个终端直接连到一个网络这个概念,我觉得太好了,每个人都去那儿。所以我说那我能不能建一个服务器,能够让别人连过来,我提供一些东西,我就搞了一个Asia Online,我写了一个简短商业计划,两页纸。我说我们这个时代现在两大趋势,一个是这个信息高速公路公路的到来,super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另外一个趋势就是中国的崛起。

这两个想法依次发生的,先是想做互联网,觉得我在Asia Online,1993-94年的时候有这个想法。后来做了一段时间的博士后,就跟我导师说我还是想做点非物理,就是跟中国有关的,他推荐我到校方办公室 officer那,然后就是带着校长和教务长到中国。两次的到中国回来的这个过程,在中国待两个礼拜,我就先回来打前战,然后我发现我在中国的效率比美国高多了,所以我就第二个想法就是我必须回中国。所以我就抓住时代的脉搏,第一抓住互联网,第二抓住回国,这两件事构建了后来迅速崛起。

在坚定回国的想法后,1995年底,张朝阳回国担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并开启创业,北京的万泉庄园、光大大厦、光华长安大厦都留下了他早期创业的足迹。

张朝阳:这就回到了史前期了,搜狐的前期。在孕育搜狐的之前的阶段,是我刚刚回国的时候,ISI的代表处,先随便找了一个连住带办公的地方,是在万泉庄园。在万泉庄园待了几个月,到了1996年的三四月份,就到了这个光大大厦,光大大厦应该21层。

在万泉庄园那儿很艰苦,我住在二三几楼3楼,然后办公室在二楼。晚上有时候蟑螂很多什么的,反正都没有热水什么的,经常那边还有个锅炉,整天叫唤都睡不好觉,所以说那个很艰苦,但是我心情是非常好的,特别的兴奋。

这个新的公司,后来开始要招人了,1997年的年初,然后我就说要找一个这个地方,然后这边这个环境挺不错的,但还是有点贵。我就看了以后,就在这儿转了三圈,然后我就决定就是它了。

所以这个是当年的对很熟悉的这个地方,从1997年一直到2004年应该是七年。这一侧中间是大戏院,底下有一个电影院,还得有时候在底下看电影,还有个健身房。

当时我的那个办公室就在那个角落,然后这边是个公开办公区,然后这边有个小的会议室,那时候有二十多个人。我记得融资特别艰苦,我1997年去融资的时候,还最后赶飞机之前就在这弄一个电脑,还要把最后的文件给弄出来,特别紧张。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