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火星上发现密密麻麻的“蜘蛛”!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近期,欧空局火星快车上的高分辨率立体相机(HRSC)在火星上,拍摄到了令人感到神奇的一种景象,图像的中心位置位于火星300°E/79°S,从俯视图上可以看出火星表面有密密麻麻的黑斑,就像无数只蜘蛛匍匐在地面上一样,这种现象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都没有被发现的报道,着实让人感到不解。

火星上的巨型“蜘蛛”

其实,早在2018年,美国NASA火星侦察轨道器也在火星南极获得了类似图像,这些趴在火星地表的巨型黑斑,好像是凸起的血管又像是伏在地面上的蜘蛛,之后这种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天文学家的浓厚兴趣。

这些巨型“蜘蛛”的形态鲜明且独特。它们通常以一个中心点为起始,向外延伸出多条细长的辐射状分支,形状酷似地球上的蜘蛛网。这些分支线条有的笔直,有的则呈现出轻微的弯曲,使得整个结构看起来更加生动和复杂。

这些“蜘蛛”结构还具有一定的规模。根据观测数据,一些巨型“蜘蛛”的直径可以达到数公里甚至更大,这样的巨型结构,使得它们看上去在火星表面显得尤为突出和引人注目。

除此之外,这些巨型“蜘蛛”的形态还会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有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消失不见,而有的则会随着火星表面季节的更替而变化出不同的大小和形态。

巨型“蜘蛛”到底是什么?

通过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这些巨型黑斑并非生物体,因为火星表面并不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实际上这些巨型“蜘蛛”是由火星特殊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形结构,具体来说就是由火星南极周围的二氧化碳冰冠形成的独特地形,被称为“蜘蛛状地形”。

当火星进入春天,太阳开始回归南极地区时,阳光照射在二氧化碳冰冠上,导致冰冠下的干冰(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开始升华,即从固体直接转变为气体。随着温度的增加,底部的干冰不断升华为气体,并携带暗色的尘埃颗粒。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被“困”在地表以下的二氧化碳积累得越来越多,对地表所覆盖岩层或者冰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突破了地表,形成了喷发,这些累积的二氧化碳喷薄而出,连带着灰尘和碎屑释放到空中。

这些带有尘埃的气体通过冰层裂缝喷射出来,并在随后落回火星表面,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暗色斑点。这些斑点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类似蜘蛛网的结构,从而在宏观上呈现出“蜘蛛”的特征。

巨型“蜘蛛”的存在是否说明火星还没有“死”?

火星“蜘蛛”的存在确实为火星仍然是一颗“活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些“蜘蛛”形态的地质特征,并非静态不变的景观,而是火星表面动态地质活动和气候变化的直接体现。

这些“蜘蛛”是由于火星南极地区的二氧化碳冰冠在春季受到阳光照射后,干冰升华并携带暗色尘埃颗粒喷发到火星表面所形成的。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火星气候活动的直接表现,表明火星的大气层和表面过程仍然在活跃地进行中。

这些“蜘蛛”结构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季节的变化,二氧化碳的升华和沉积过程会导致它们的形态和大小发生改变。这种变化性进一步证明了火星表面的地质活动仍然在进行,而不是一颗已经“死去”的星球。

此外,火星上的其他地质现象,如火山运动(虽然目前火星目前已经没有了火山喷发,但是地层以下岩浆的活动仍然存在)、地壳运动以及可能的地下水活动,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明火星仍然具有一定的地质活跃度。虽然这些活动可能远远不如地球那么剧烈和频繁,但它们确实证明了火星是一颗仍然“活着”的星球。

发布于:吉林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