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向乌军提供远程导弹,俄军猝不及防吃了大亏,关键枢纽成为目标

5月5日,美国陆军采购部门宣布,即将有“大量”陆军战术导弹(ATACMS)到货以补充美军的库存,从而使美国可以在不影响美军使用的前提下向乌克兰继续提供这种关键的远程打击弹药。而这也是美国自从4月末被媒体爆出已经向乌克兰秘密提供射程高达300公里的陆军战术导弹后,首次公开对陆军战术导弹援乌进行表态。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以后可向公开向乌克兰大量提供射程达300公里的陆军战术导弹呢?

陆军战术导弹(ATACMS)是乌克兰自开战后一直想要的美军装备之一,但之前美国因为顾虑乌克兰会将其用作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而没有同意。但随着去年夏季乌军反攻无果并节节败退后,美国这才同意向其提供最大射程为165公里的旧型号陆军战术导弹,但数量仅有20枚左右。乌军随后在2023年10月首次将其投入了对俄作战,并取得了摧毁俄军多架直升机的战果。

可没想到乌克兰竟然“得陇望蜀”,在拿到射程165公里的M39陆军战术导弹后,竟然还念念不忘向美国索要最大射程300公里的弹药型号。但美国实在怕他们用这种导弹对俄罗斯搞越界攻击,从而让战局失控。可又不能眼看着乌军的防线继续被俄军慢慢蚕食,于是拜登在今年2月,秘密批准向乌克兰开始提供数量不明的300公里射程的陆军战术导弹。

有可能最开始美国仅是少量提供,一来可能自己库存也不多;二来也是看看乌军是不是会遵守承诺。但4月24日《纽约时报》引用匿名美国官员的消息称,美国早在3月就开始秘密向乌克兰交付射程达300公里的陆军战术导弹。这从乌军在4月17日至少使用了十几枚陆军战术导弹袭击俄军克里米亚半岛空军基地的行动看,这个“爆料”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而乌军在到手这批望眼欲穿的远程陆军战术导弹后,立即就将其用于打击俄军重要的中枢据点、弹药库和高价值设施上。据5月4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统计,在过去的一周里,俄军共击落了15枚陆军战术导弹和17枚法制“铁锤”制导炸弹,其中4枚陆军战术导弹是在攻击克里米亚半岛时被俄军拦截的。可见乌军是拿这种导弹当扭转战局的“利器”在使用,以为仅凭这种导弹就能瘫痪俄军作战中枢和后方基地。可就是不知道美国能不能供得起?

但像乌军这种一次较大规模的袭击就用上十几枚的“大手笔”看,美国八成是供不起的!因为美国的所有型号的陆军战术导弹(ATACMS)库存都不多,在几十年里的总采购量也不过3700枚左右。就算是最“古老”的M39“子弹药”型,以2022年价格计算就高达147万美元一枚。而乌克兰最想要的300公里射程版的陆军战术导弹,目前美军最新的M57E1型单价则高达174万美元,比一枚射程20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还贵。

而且这种导弹不但昂贵,而且美军自己库存也不多了。目前最新300公里射程的M57E1型只有2017年采购的220枚。虽然美军正在将较老的M39A1也都在按照M57E1标准进行翻新,大概能增加500枚左右库存。可即便再加上100枚左右的M48和500枚左右的M57,美军所有公开的陆军战术导弹(ATACMS)库存也不过1320枚左右,也仅够乌军组织100次左右像4月17日那种规模的打击行动。但美军是不可能将这种生产缓慢的高价值弹药全都给乌克兰的。可在美军至少保留一半库存的情况下,乌军到手的这几百枚远程陆军战术导弹所能发挥的威力就更加有限了。

毕竟像4月17日偷袭克里米亚俄军基地的行动,是在俄军没有针对乌军使用远程陆军战术导弹做准备的情况下才达到的效果。而这种机会以后乌军会越来越少,就像5月4日俄军在克里米亚拦截了4枚乌军陆军战术导弹的战例,就说明一旦俄军发现这种危险后,只要采取合适的应对方法,就能对其进行有效防御。

据外媒报道,这4枚陆军战术导弹是被俄军部署的Buk-M3防空系统拦截的。Buk-M3防空系统具有高机动性快速部署能力,可在几分钟内重新定位并投入使用。因此 Buk-M3非常适合应对现代战场上的快节奏、多方向出现的空中威胁。此外,每个Buk-M3作战单元可以跟踪多达36个目标,并同时引导拦截其中6个目标,可应对较高密度的攻击态势。并且该系统还具备先进的电子对抗能力,可在强烈干扰条件下同时拦截多个目标。

按照俄军目前的部署看,即便乌军后续能拿到更多300公里射程的远程陆军战术导弹,但在俄军加强防备和采用占优势的电子对抗手段后,这些采用GPS制导的陆军战术导弹,可能并不会对俄军即将展开的新一轮攻势产生太大影响。毕竟远程陆军战术导弹并不具备变轨能力,导弹体积也很大,对于俄军的防空部队来说发现和拦截都不存在太大困难。所以,美国这一轮援助不但无法帮助乌军扭转战场局势,可能还要面临注定“血亏”的下场!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